文章要點:北京青年報于昨天獲得消息稱目前全市已有111家企業停產限產,其中知名企業也占不少數目,詳情請往下看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23日)從北京市經信委和各區縣采訪獲悉,目前全市已有111家企業停產限產,其中知名企業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乳品四廠、北京華都肉雞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食品廠、同仁堂制藥廠北分廠等限產,露露飲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田村站等企業停產。
從行業分布看,停減產企業多集中在建材行業,部分企業被要求整條生產線停產,部分則通過減少排污工序、降低產量等方式,達到減排要求。還有部分其他行業如露露等飲料企業則是從減排角度出發主動停產。
從區域上看,停產企業數量分布不,房山區通知全區13家企業實施停產、26家企業實施減產30%,豐臺區10家企業停產,這兩個區在全市屬于停產企業數量較高區縣,而朝陽區沒有企業停產,密云縣只有首云礦業有限公司、北京市化工建材廠實施停產措施,海淀區TOTO下屬的4個企業實施停產或限產。
除了直接停產的企業,本市工業企業應急預案中明確,部分企業因生產工序中會排放少量物,因此必須在霧霾天實施減產,如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75家企業按要求采取了減產措施。
北青報記者分析發現,部分企業降低生產負荷,比如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對煉油系統和化工系統都采取了部分裝置停止進料的減產措施。還有一些企業將部分生產線進行停產,比如北京首鋼冷軋薄板有限公司“酸再生焙燒爐”部分生產線停產,以減少排放。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企業日常產量大幅降低,如房山區長溝峪煤礦從原來的日產3000至4000噸減產到現在的2400至2500噸。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