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磨以硫化染料為主,只有一個染料實驗室,分工也不明確。到1950年,隨著新開發染料品種的增多,在染料應用葉,主要是為染料進行打樣,這時染料加工專業還沒有出現。1953年,我國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開始合成偶氮染料,染料品種也不局限于硫化染料一種,合成出大量的酸性染料、冰染染料。 1956年,大批蘇聯留學人員回國,開始開發還原染料。染料應用研究的內容也隨之增加,此時染料加工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許多新合成的染料必須經過加工才能成為商品,染料加工研究開始啟動。但在當時并沒有明確分工,染料加工許多研究工作都與應用研究一起完成。隨著染料合成技術的發展,染料加工技術研究的內容也不斷拓寬。
|